从之前的测试可以看到,AMD在今年下半年发布,基于7nm Zen 2核心的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具有很大的提升。通过使用新的前端架构,改良浮点与整数运算单元,使得处理器的IPC提升了15%。同时第三代锐龙处理器还加入了新的缓存指令,使用了较前代处理器翻倍容量的三级缓存,并支持带宽较PCIe 3.0翻倍的PCIe 4.0技术。此外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对高频内存的支持能力也大幅提升,可以轻松支持DDR4 3733甚至更高频率的内存。
更值一提的是,7nm生产工艺大幅提升了能耗比,令处理器可以工作在更高的频率。这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定位主流的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已经显示出巨大的能量——16核心设计的锐龙9 3950在CINEBENCH R20下就能获得近9000分的高分,如小幅超频更能轻松过万,其性能已经达到传统HEDT处理器的水准。试想,如果将更多的Zen 2核心聚集在一起,如果通过高效的互联结构,使得这更多的Zen 2核心能够齐心协力,这将会把处理器性能提升到怎样的水准呢?
不用再猜想了,继第一、第二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后,为了满足对性能有更高要求的设计师、专业人士,以及发烧友的需求,在经过长时间的潜心研发后,AMD终于在今天正式推出采用Zen 2核心的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测试一起来感受它那无人匹敌的威力吧。
不只是Zen 2+7nm 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四大新变化解析
▲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的包装比较简单,只包含一颗处理器,不提供散热器,由用户自行购买。
与传统的锐龙9、7、5、3主流处理器类似,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也历经了从Zen、Zen+、Zen 2三代产品的发展。简单地看,相对同时代锐龙主流处理器,锐龙Threadripper的核心、线程数更多,因此更适合执行渲染、视频编辑、转码等内容创建类的工作。与同级AMD EPYC霄龙处理器相比,锐龙Threadripper的工作频率更高,同时拥有超频能力、可以支持高频内存,因此它的单线程性能更强,也更适合运行游戏。不过,锐龙Threadripper不支持组建多路处理器系统,因此如需要更强、更专业的多线程性能,AMD EPYC霄龙仍是更好的选择。所以总体来看,锐龙Threadripper比主流处理器的核心数量多得多,多线程性能强得多,但仍具备很多AMD主流处理器的特性,是一款兼具多线程与单线程性能的产品。
▲锐龙Threadripper 3970X与锐龙Threadripper 3960X处理器
▲与第二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对比来看,两款产品在正面几乎相同,但在背面,第三代处理器(图左)的电容布置方式还是有明显区别。
因此在采用Zen 2核心的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上,它也拥有我们很多前面所讲的各类新特性——从IPC提升了15%,到PCIe 4.0总线的使用,再到对高频内存的支持。其官方标称最高内存支持频率就达到了四通道DDR4 3200(注:在只使用4根内存插槽时),即便8根内存插槽全部插满,内容容量达到256GB,它对内存的支持频率也可以达到DDR4 2667。鉴于Zen 2核心的具体改进之处我们曾在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发布时进行过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我们再主要谈谈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相对于上代产品其他的不同之处。
▲64核心的锐龙Threadripper 3990X将在2020年发布
第一是核心、线程数大幅提高,在第二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时,AMD还推出了多款12、16核心的产品,而随着7nm生产工艺的采用,现在主流锐龙平台的核心数量就达到了16颗,因此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的起步配置将达到24颗,即24核、48线程设计的锐龙Threadripper 3960X,定位中端的产品为32核、64线程设计的锐龙Threadripper 3970X,在2020年则将推出锐龙Threadripper 3990X,它将采用惊人的64核、128线程设计。
第二是工作频率大幅提高,同样得益于7nm工艺的采用、能耗比的提升,虽然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的核心数量有不小的增加,但现在已发布两款产品的最高加速频率仍达到了4.5GHz。上代24、32核心产品的最高加速频率只有4.2GHz。因此在Zen 2核心、更高的工作频率的双双助力下,第三代产品的性能非常值得期待。
▲在第二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内部架构上,还分纯计算核心与(计算+I/O)核心两种,纯计算核心访问内存、PCIe设备的延迟显然更高。
▲在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上,AMD为其加入了集成内存控制器与PCIe控制器的12nm I/O模块,每颗计算核心的级别、访问延迟相同,也就意味着各核心能更好地协同工作,释放出更好的性能。
第三内部架构大幅变化,在上代Threadripper处理器架构中,它由纯计算核心与(计算+I/O)核心组成,后一种核心集成了内存控制器与PCIe控制器。这就造成纯计算核心在读写内存、PCIe设备时必须在(计算+I/O)核心去寻找数据,这就意味着各计算核心访问内存、PCIe设备的延迟是不一样、不同步的。Zen 2架构的引入彻底将处理器核心和I/O模块分离,计算核心本身不再提供I/O接口而专注于运算,I/O模块成为连接各个计算核心和外部链接的中枢。如图所示,在锐龙Threadripper 3960X、3970X内部,它们拥有四颗CPU Complex Dies,也被称为CCD核心,每一颗CCD里包含6~8颗处理器核心。在四颗CCD的中间有一个总共集成64条PCIe 4.0控制器、四通道内存控制器的12nm I/O模块。每颗CCD都通过读取带宽为51.2GB/s,写入带宽25.6GB/s的Infinity Fabric总线与I/O模块相连。这样设计的好处是每颗核心都可以直接访问PCIe设备、内存资源,每颗核心的级别、访问延迟相同,也就意味着各核心能更好地协同工作,释放出更好的性能。
▲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加上新的TRX40芯片组总共可以为用户提供72条PCIe 4.0通道,同时连接主板芯片组与处理器间的总线带宽也提高了4倍,达到16GB/s,能充分发挥出PCIe 4.0设备的性能。
第四扩展能力大幅增强,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内的I/O模块总共提供64条PCIe 4.0通道,其中56条可供用户使用。同时AMD也同步将主板芯片组升级为支持PCIe 4.0技术的TRX40,因此其总共拥有72条PCIe 4.0通道,12个USB 3.2 GEN2接口,可为用户提供多个M.2 SSD、PCIe 4.0 x16显卡接口。不过也因PCIe 4.0的加入,电气性能的变化,以及为了对未来64核心产品的支持,TRX40主板将使用更新的Socket sTRX4接口,虽然其针脚触点数与之前的sTR4相同,仍为4094个,但TRX40主板不支持第一、二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也无法在X399主板上使用。
以上四点就是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除了采用Zen 2核心、7nm工艺外的主要新特性,首批上市的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主要有锐龙Threadripper 3960X、锐龙Threadripper 3970X两款。两款产品除了在核心数、缓存容量上的区别外,其他都非常接近,TDP热设计功耗均达到了280W,同时独立I/O模块的使用,也使得两款处理器的PCIe 4.0通道数均为72条,没有区别。价格方面,锐龙Threadripper 3960X的售价为10699元,而多了8颗核心的锐龙Threadripper 3970X则要贵不少,达到15299元。
为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打造的极致座驾ROG ZENITH Ⅱ EXTREME
为了充分发挥出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的性能,在本次测试中我们特别采用了TRX40主板中的顶级产品——来自ROG玩家国度的ZENITH Ⅱ EXTREME。ZENITH是ROG专为锐龙Threadripper打造的一个主板系列,就好比酷睿X系列主板中的RAMPAGE系列,以极致的做工、用料,丰富的功能,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体验,在这款最新的ZENITH Ⅱ EXTREME主板上也是如此。
▲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上的Socket sTRX4插槽,从外观上看与sTR4相同,触点仍为4094个,用户可继续使用基于sTR4接口设计的散热器,散热器安装接口的规格、间距都完全相同。
▲通过双双并联设计,由高磁导率合金核心电感、TDA21472 Powerstage一体式MOSFET、日系10K黑金电容组成的豪华16相供电设计。
该主板采用了ROG近来最新的技术成果,首先考虑到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高达280W的TDP热设计功耗,为了降低主板处理器供电电路的工作温度,这款主板也采用了非常豪华的供电设计,通过双双并联的设计达到了等效16相的规模——16颗粉末化超合金电感,以及16颗Infineon TDA21472 Powerstage一体式封装MOSFET,再加上数量众多的日系10K黑金电容在主板PCB右侧排成一条“长龙”,非常壮观。在这里很明显的一个升级之处就是MOSFET从ROG主板之前常用的IR3555M升级为了TDA21472 ,前者最高支持60A电流,后者最高支持70A电流,因此ZENITH Ⅱ EXTREME主板的16相供电电路理论上最高可输出1120A的电流,可轻松胜任对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的超频。
▲在32核心的锐龙Threadripper 3970X同时开启处理器、FPU、CACHE的AIDA64烤机测试中,尽管平台功耗已经达到442W,但主板供电部分的最高温度也就68℃。
内存供电上,该主板采用2+2相供电设计,每四根内存插槽就配备了由低内阻MOSFET、高磁导率合金核心电感组成的两相供电电路。此外主板还采用了OPTIMEM Ⅲ技术,该技术采用了独特的内存优化走线,能够提高信号完整性,减少干扰信号,提高内存兼容性和超频空间。这也使得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的最高内存支持频率可达四通道DDR4 4733+,内存总容量最高可支持256GB,且支持ECC内存。
▲由于TRX40芯片组支持PCIe 4.0技术,功耗较高,因此主板为芯片组配备了一具隐藏式的静音风扇,该风扇的寿命长达6万小时,用户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配备了厚重的散热装甲,主板背板还配备了大面积的钢制背板。
同时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还配备了6 PIN+双8 PIN的ProCool II 高强度电源实心接口,其内部采用了更粗的CPU供电插针,主供电接口外部覆盖了金属装甲,从而降低阻抗与发热量,让电源的传输更有保障。散热方面,除了仍为MOSFET配备大型热管铝合金散热鳍片外,在散热片的中层结构中,它还内置了两个散热风扇。这样设计的目的很简单,除了主动散热可加速排出热量外,像电感这些不太方便安装散热片的元器件也可借助风扇产生的气流加速散热。
根据ROG官方说明,在供电模块温度达到60℃时,将启动风扇进行主动散热。而在主动散热环境下,即便功耗CPU的功耗达到600W以上(注: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加压超频后会产生很高的功耗),在散热模块的支持下,主板也能长时间稳定工作。
同时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也配备了由铝合金打造的ROG散热装甲,从I/O输出输入部分到M.2 SSD、PCH芯片组、音频部分,以及性能强劲的Aquantia AQC107 10G网卡,它们都一一得到了ROG铝合金装甲的“庇护”。此外主板背板还配备了大面积的钢制背板,这不仅能让主板在搭载大型散热器、旗舰级显卡时不易变形,还能对主板元器件辅助散热,让主板工作得更加稳定。而大型散热模块加16相供电电路的使用,也让这款主板的重量直线攀升,达到了3公斤之多,算是主板里的“彪形大汉”了。
▲主板集成了祥硕USB 3.2 Gen 2×2主控芯片,使得其中一个Type-C接口的传输带宽达到20Gbps。
功能方面,TRX40芯片组与第三代锐龙处理器超多的PCIe 4.0通道也让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体现出了更高的价值。该主板配备了多达四根PCIe 4.0显卡插槽,支持组建x16+x8+x16+x8的四路显卡并联系统。值得注意的是,ZENITH Ⅱ EXTREME主板不仅提供了多达12个USB 3.2高速接口,其中更通过集成ASMedia祥硕USB 3.2 Gen 2×2主控芯片,使得其中一个Type-C接口的传输带宽达到20Gbps,远远高于USB 3.2 Gen 2接口的10Gbps带宽,可充分发挥出高速移动存储设备的性能。
▲主板配备了Aquantia AQC107 10G网卡,当然要实现这一速度需要用户搭配相应的网线、路由器等配套设备。
▲主板上的炫彩OLED可显示各种信息,包括系统温度、CPU工作频率、风扇转速、报错信息。
同时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不仅继续沿用了Aquantia的AQtion AQC107万兆有线网卡,更在无线部分搭配了支持最新WiFi 6技术(802.11ax)的英特尔AX200无线模块。其不仅支持5GHz/2.4GHz双频和多用户2×2 MIMO(MU-MIMO)技术,峰值传输带宽更达到2.4Gbps。同时用来显示系统温度、CPU频率、自检信息、风扇转速等信息的LiveDash OLED黑白显示屏在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上也升级为了“炫彩OLED”的1.77英寸OLED彩色显示屏,具有更佳的显示效果。
▲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的PCIe 4.0 x4 M.2 SSD接口可以充分发挥出PCIe 4.0 SSD的最大性能。
其他方面,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可以支持连接多达五块M.2 SSD,每个M.2 SSD的接口带宽均可达到最高PCIe 4.0 x4即8GB/s。其中两个M.2 SSD插槽隐藏在主板散热装甲下,M.2 SSD安装后可通过装甲下配备的导热胶与散热装甲紧密接触。另外两块M.2 SSD可通过主板附送的ROG DIMM.2模块连接,第五根插槽则在主板的背板处。最新的ROG DIMM.2在正反两面都配备了厚实的大型铝合金散热片,可以完全覆盖连接在上面的M.2 SSD。也就是说该主板上的四个M.2 SSD接口都提供了配套散热解决方案,可以避免因长时间高负载工作,出现M.2 SSD过热掉速的现象。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可与其他支持AURA SYNC的ROG产品或其他配件同步发光,带来非常惊艳的视觉效果。
灯效方面,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同样内置了大量的AURA RGB LED发光模块,并支持AURA SYNC同步发光技术,可与其他支持AURA SYNC的灯带、显卡、外设等可发光配件以相同的模式、速度显示灯效。
音频部分,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也保持了ROG主板的最高水准,采用了高配的SUPREMEFX电竞信仰音效系统,其核心是一颗由瑞昱特供的S1220 Codec,该芯片提供了高达108dB信噪比(SNR)的音频输入和120dB信噪比的音频输出水准。同时SUPREMEFX电竞信仰音效系统还为前置音频输出接口配备了一颗谐波失真(THD+N)仅-115dB的ESS ES9018Q2C 整合式DAC/AMP(数模转换与放大)芯片,当你使用前置音频接口连接游戏耳机时,能体验到更震撼的效果,更清晰的定位感。当然像尼吉康音频电容、最大可推动600Ω高阻抗设备的耳放、专为防爆音与侦测播放设备阻抗的DE-POP MOSFET这些专业元器件也在SUPREMEFX电竞信仰音效系统上得到了一一采用。
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规格参数
板型:E-ATX
处理器接口:Socket sTRX4
芯片组:AMD TRX40
内存插槽:DIMM×8(最高支持 256GB ECC或普通内存,频率最高可达DDR4 4733+)
扩展插槽:PCIe 4.0 x16×2、PCIe 4.0 x8×2、PCIe 4.0 x4 M.2×5、SATA 6Gb/s×8
网络芯片:Intel I219-AT千兆有线网卡+AQC-107万兆网卡+英特尔 Wi-Fi 6 AX200无线模块
音频芯片:ROG SupremeFX 8 声道 音频系统
背板接口:USB 3.2 Gen2 Type-C/Type-A+USB 3.2 Gen2×2 Typc-C+USB 3.2 Gen1+10G网络接口+RJ45+S/PDIF光纤+模拟7.1声道音频接口+2×2 Wi-Fi模块
我们如何测试
测试平台一览
主板: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
处理器:锐龙Threadripper 3970X 锐龙Threadripper 3960X 锐龙Threadripper 2990WX 锐龙Threadripper 2970WX 锐龙Threadripper 2950X
内存:芝奇Trident Z RGB DDR4 3600 8GB×4
硬盘:三星950 PRO 256GB、PCIe 4.0 SSD
显卡:GeForce GTX 1080 Ti
电源:ROG THOR 1200W
本次测试我们将主要测试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在性能上相对于第二代AMD锐龙Threadripper产品有多大的优势,特别是在图形渲染、转码、科学运算等专业应用中能够发挥出多大的优势,是否具备相应的价值。同时我们也会运行测试一些消费级应用,包括游戏以测试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是否能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此外我们还将测试锐龙Threadripper 3970X的超频能力,看看目前这款定位最高端的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是否还能释放出更多的性能。
基准性能展示由于时间关系,鉴于一些典型的基准测试无法在统一环境下进行全面对比,因此我们将对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单独运行这些测试,并同这些测试自带的数据库进行对比。
▲锐龙Threadripper 3970X CINEBENCH R20测试成绩,遥遥领先于48核心、96线程配置的英特尔至强铂金8168双路系统。
▲锐龙Threadripper 3970X 《鲁大师》成绩排名,轻松拿下第一位
▲锐龙Threadripper 3970X SiSoftware Sandra处理器算术性能,这是第一次在《微型计算机》评测室测试中出现处理器性能突破1.1TOPS的产品,在整个数据库中排名第三。
▲锐龙Threadripper 3960X CINEBENCH R20测试成绩也不低,达到了锐龙Threadripper 3970X的80%。
▲锐龙Threadripper 3960X 《鲁大师》成绩排名,如果锐龙Threadripper 3970X不参与,它也能排在第一位。
▲锐龙Threadripper 3960X SiSoftware Sandra处理器算术性能,排名仍可达到31位,超过99.96%的产品。
测试点评:首先从几个知名的基准测试可以看到,两款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的性能都非常惊人,它们表现出的性能不仅将上一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酷睿X系列处理器远远甩在身后,甚至很多至强服务器处理器也不是它们的对手。比如在CINEBENCH R20渲染性能测试中,拥有48核心、96线程配置的英特尔至强铂金8168双路系统不敌锐龙Threadripper 3970X;在《鲁大师》测试中,拥有26核心、52线程配置的英特尔至强铂金8272L处理器也落后于24核心的锐龙Threadripper 3960X。
处理器基准性能对比测试
测试点评:而在硬件环境相同,与第二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的对比测试中,第三代产品也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不论是多线程性能还是单线程性能,均全面领先。举例来说,在CINEBENCH R15处理器多核心渲染性能测试中,锐龙Threadripper 3970X领先上代32核心产品锐龙Threadripper 2990WX约45%,而24核心的锐龙Threadripper 3960X不仅可以轻松战胜上代24核心产品Threadripper 2970WX,更将32核心的锐龙Threadripper 2990WX也斩于马下,领先后者约18.4%。同时在单线程性能上,两款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也均将上代产品甩在身后。究其原因就是在于Zen 2核心的使用大幅提升了处理器IPC,而7nm生产工艺所带来的高频率,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内部架构设计的优化更将这一优势进一步扩大,使得第三代产品在性能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
处理器应用性能对比测试
测试点评:应用测试可以说就是处理器性能的一个反映,第三代产品同样轻松取得全胜。在Blender产品级单帧动画渲染中,锐龙Threadripper 3970X的渲染时间只有锐龙Threadripper 2990WX的59.4%,就是锐龙Threadripper 3960X的消耗时间都比锐龙Threadripper 2990WX少了多达28%。此外在现在用户关注的光线追踪渲染中,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的速度也要快得多,锐龙Threadripper 3970X在PCMark10光线追踪渲染测试中的耗时只有锐龙Threadripper 2990WX的75%,同样锐龙Threadripper 3960X的所用时间也比锐龙Threadripper 2990WX少了约13.5%。
此外在支持多线程的运算应用上,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也表现出了巨大的威力——如在SPEC标准性能评估组织中的LAMMPS大规模原子分子并行模拟器测试,以及用于分子模拟的NAMD软件测试中,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也全面领先,其中锐龙Threadripper 3970X的性能得分分别比锐龙Threadripper 2990WX高出16.1%、48.2%,表明锐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产品的确更适合进行专业化的大规模并行运算应用。
而在对超多线程运算支持可能不是很好,即支持不到48~64线程并行运算的一些应用中,凭借更好的单核性能,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的表现同样令人满意——在PCMark10 H.264转码测试中,锐龙Threadripper 3960X的转码速度比锐龙Threadripper 2970WX快了约7.2%;在PCMark10图片USM锐化处理中,锐龙Threadripper 3970X的处理时间只有锐龙Threadripper 2990WX的42.5%。毫无疑问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的的生产效率要比上代产品高得多,性能表现非常令人满意。
处理器游戏性能测试
测试点评:在游戏中的测试两代处理器的差距则没有那么大,在《古墓丽影:崛起》、《杀出重围:人类分裂》、《F1 2017》游戏中,两代处理器的游戏运行帧速都非常接近,彼此几乎没有差异。不过在《杀手6》中,尽管测试分辨率高达4K,但可以看到在这款严重依赖处理器性能的游戏里,几款处理器还是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单核心性能最好的两款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在游戏中均领先第二代产品5~6fps,体现出了更好的游戏性能。
有所上升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功耗与温度测试
测试点评:当然,尽管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的性能有全面提升,但更高的工作频率、独立I/O芯片的加入也给它带来了功耗与温度的提升。在同时开启处理器、FPU、CACHE的AIDA64烤机测试中,烤机半小时后,锐龙Threadripper 3970X的工作频率在3.8~3.9GHz左右,而锐龙Threadripper 2990WX此时的频率只有3075MHz,因此锐龙Threadripper 3970X的平台功耗(不含显示器)比锐龙Threadripper 2990WX的平台功耗高出了65W。同时尽管我们在测试中使用的是恩杰NZXT X72 360mm一体式水冷,算是性能非常强劲的散热器了,但处理器的满载温度也高了近16℃。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锐龙Threadripper 3960X上,在烤机半小时后,处理器的频率仍维持在3998MHz,约4.0GHz频率下,这也就造成其平台功耗达到426W,处理器温度更上升到89.54℃。因此尽管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的性能大幅提升,但也意味着它的工作频率、功耗更高,需要用户为其配备更好的电源,更强的水冷散热器,才能确保它能稳定工作。
最高全核心4.3GHz锐龙Threadripper 3970X超频能力测试
▲超频到全核心4.3GHz时,锐龙Threadripper 3970X处理器在CINEBENCH R15、《鲁大师》、wPrime 1024M中可以带来惊人的性能。
测试点评:最后我们还对现在第三代产品中的顶级产品锐龙Threadripper 3970X进行了超频测试。对这款处理器的超频并不复杂,最关键的就是为它配备一款高性能的水冷散热器。接下来就是设置处理器核心电压与倍频,根据我们多次尝试,即便在高性能水冷的压制下,我们也不建议再对锐龙Threadripper 3970X进行加压超频,毕竟其在1.4V左右下的默认电压已经会带来很高的热量。对于锐龙Threadripper 3970X这种高频、高发热处理器,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尝试降压超频。
▲而在全核心4.25GHz下,锐龙Threadripper 3970X处理器可以稳定完成CINEBENCH R20与V-RAY渲染测试,性能同样有明显增长。
最终在我们借助新版RYZEN MASTER软件,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在将处理器电压下调到1.35V、32颗核心全开的情况下,我们将锐龙Threadripper 3970X的32颗核心全部超频到了最高4.3GHz,在这一频率下可以完成《鲁大师》、CINEBENCH R15、wPrime 1024M等测试,而如果将频率降低50MHz至4.25GHz,锐龙Threadripper 3970X则可以完成V-RAY渲染、CINEBENCH R20处理器渲染测试,完成更高负载的工作。
总体来看,超频后还是带来了明显的性能提升,锐龙Threadripper 3970X的CINEBENCH R15处理器渲染性能从之前的7358cb提升到了突破8000cb,达到8084cb,提升幅度达9.8%。其《鲁大师》处理器分数也从之前的708627分提升到753931分,提升幅度也达到了6.4%。因此如果你非常需要更强的多核心性能,那么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是有一定超频能力的,在搭配高性能散热器的情况下,用户可以进行尝试。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处理器超频后会给系统带来较大的功耗,运行CINBENCH渲染测试时的平台功耗即达到691W,所以如果用户有超频的需求,还搭配了如GeForce RTX 2080 Ti这类高端显卡的话,显然最好采用1200瓦级的电源。
最高四通道DDR4 4400、带宽破100GB/s强劲的内存超频能力
▲锐龙Threadripper 3970X处理器默认四通道DDR4 3600内存性能
▲借助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超频到DDR4 4400后,锐龙Threadripper 3970X处理器的四通道内存带宽有大幅提升。
测试点评:测试中我们还发现,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与ROG ZENITH Ⅱ EXTREME主板的强强联手还表现出了不错的内存超频能力。超频中,我们使用的是来自芝奇的幻光戟DDR4 3600内存,默认工作只有DDR4 3600,延迟为16-16-16-36。我们只要将内存电压从默认的1.35V小幅提升到1.4V,并将延迟放宽到20-19-19-39,就能轻松地将四根内存的频率全部超频到DDR4 4400,并完成性能测试。其内存写入带宽、内存复制带宽均突破100GB/s大关,分别达到106.94GB/s、108.69GB/s,当然内存的延迟会有所增加。
称霸消费级市场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暂无对手综合以上测试,不难看出借助Zen 2核心、7nm生产工艺,优化后的内部架构,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的性能较上代产品有巨大的提升,可以大幅提升处理器在图形渲染、光线追踪、科学计算,以及图片处理、视频转码等创作型应用的工作速度。如果用竞争对手的“Tick-Tock”发展战略来其看,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绝对可以看作是完美执行“Tock”微架构更新,性能大幅提升的成果。其强大的多线程性能在目前消费级处理器市场上几乎无人能敌,毕竟竞争对手在今天发布的新品也就采用18核心、36线程设计,它的规格与任何一款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完全就不是一个定位的产品。而在单线程性能方面,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也凭借更高的工作频率得到了小幅提升,其205cb以上的CINEBENCH R15处理器单核心渲染性能也达到了第三代锐龙主流处理器的水准。
唯一的不足就是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功耗、发热量较高,需要用户搭配性能优秀的电源与散热器,同时10699元的起步价也不算便宜。所以,如果你的预算充足,需要强大的多线程性能,那么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就是最佳的选择。不过需要提醒用户的是,现在的锐龙Threadripper 3970X、锐龙Threadripper 3960X只是惊喜的开始,AMD再次确认将在明年发布64核心、128线程的锐龙Threadripper 3990X,它是否会颠覆我们对消费级处理器最大性能的认识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如果你想购买这两款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以及性能强劲的主流旗舰:锐龙9 3950X 16核心处理器,那么请大家于北京时间26日0:00访问下列页面,或许有更多的惊喜等着你。
京东
APP端
https://pro.m.jd.com/mall/active/2WEJdLjKNHBQLwFskwjqCqrv6xyM/index.html
PC端
https://pro.jd.com/mall/active/2WEJdLjKNHBQLwFskwjqCqrv6xyM/index.html
天猫
APP端
http://tb.cn/cUMSruv
PC端
http://amddnyj.tmall.com/p/rd588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