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 | 搞懂了!南北方小年日期不同原来是这个原因

今日关注 | 搞懂了!南北方小年日期不同原来是这个原因

2024

“小年,小年,过了今天就是年。”单是念起“小年”这两个字就让人觉得喜气洋洋、暖意融融。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传统的小年。而大部分南方地区过小年则是在腊月二十四。在全国各地,小年有着不同的传统与习俗,然而千差万别里,人们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都是一致的。

为什么南北方小年差一天?

小年又称“灶神节”“祭灶节”,小年的日期,自古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即自古代起,官家的小年日期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小年是每年的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的小年则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五。

那为什么南北方小年日期会相差一天呢?据研究,清朝之前,南北方小年日期都是在同一天,即腊月二十四,如在《风土记》就有:“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的记载。南宋诗人范成大也在他的《祭灶诗》中写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从清朝开始帝王家要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举行祭天大典,直至雍正年间,为了节省开支,皇帝在这一天同时祭拜灶神。

自此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后来,受官方影响,京城附近百姓们,也逐渐改为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小年。这便是南北方小年日期相差一天的原因。

小年为何要祭灶?

祭灶是小年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爷),它的出现,与火的发明和使用有关。

火出现之后,人们经常在居住地燃起一堆堆长明火,用来取暖、照明、烤熟食物、防御野兽等等,这就是最原始的灶。由于灶对人们生活的重要贡献,灶神很快成为崇拜的对象。

灶神崇拜在夏商周时期就已存在,只是当时的做法是将灶神与火神合二为一、一并奉祭。周代颁布了法定祭典,灶神被列为必祭的五神之一。民间祭灶之风,自此兴起。起初,人们认为灶神的任务就是掌管人间的饮食。后来,又赋予了灶神一些“监察”职能,如葛洪《抱朴子·微旨篇》曰:“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意即灶神奉命监察人间善恶,将收集到的信息,禀告给玉皇大帝。这使得人们对灶神产生了既敬又怕的心理,因而更加崇拜,祭灶神活动更加普及流行。

祭灶最开始并不是在小年这一天。《后汉书》中写道:“立夏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黄,郊。其礼:祠特,祭灶。”大意是说人们会在立夏时节举行祭灶仪式。有人解释说,这是由于夏天天气炎热,为火属性,灶神又是掌火之神,所以在夏天祭灶能够更好的得到神灵庇佑。

后来,祭灶时间逐渐演变为冬天。据东晋《搜神记》中记载;“南阳阴子方者,性至孝。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汉宣帝时期有一个名为阴子方的人,为人孝顺。一年腊月,阴子方在家做饭,突然看到灶王神显灵,他将家中黄羊宰杀后祭祀灶神,新的一年里果然事事畅通,生活幸福。《搜神记》虽是一本志怪小说,不过至少说明在东晋时期,祭灶时间已变为腊月。

到宋代以后,灶神升天述职时间逐渐固定到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夜这一段时间,祭灶也逐渐与小年活动合二为一,成为我国一项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

小年习俗

小年纳福

岁岁安康

平安喜乐

万事胜意

资料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民间信仰的知识社会学考察》、人民网、绍兴史志网、新华网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

文章图片用于公益科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公众号/科普熊猫

抖音号/科普熊猫

新浪微博/@成都科协

今日头条/成都科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今日关注 | 搞懂了!南北方小年日期不同原来是这个原因 科普熊猫 轻触阅读原文

科普熊猫 赞 分享 在看 写留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今日关注 | 搞懂了!南北方小年日期不同原来是这个原因》

阅读原文

相关推荐

綑的解释
彩票365app老版本软件下载

綑的解释

📅 08-21 ❤️ 76
(纸火锅配方)纸火锅的纸制作方法
彩票365app老版本软件下载

(纸火锅配方)纸火锅的纸制作方法

📅 07-07 ❤️ 388
为什么你的手机分期申请总是被拒?一文看懂背后原因!
彩票365app老版本软件下载

为什么你的手机分期申请总是被拒?一文看懂背后原因!

📅 09-24 ❤️ 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