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许鲜陷入经营危机,预定+自提模式难破局
曾火爆校园的水果O2O平台遭遇系统瘫痪、门店大面积关闭挑战
“公司没有倒闭,属于正常业务调整。目前全国送线上业务仍在继续,很快会有下一步的调整说明。”7月4日,许鲜创始人兼CEO徐晗针对媒体质疑多家自提店撤销转租问题时表示。
据《现代物流报》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PC端还是APP端,许鲜页面普遍显示“装修”或“即将开业”,下单系统全线瘫痪已成事实。6月28日起,用户陆续反馈无法正常使用其服务,公司内部正紧急开会应对。
(许鲜PC端页面显示)
(许鲜APP端页面显示)
更有消息指出,北京总部基地18区的许鲜提货点店铺已撤店,并将重新对外出租。
烧钱模式已过时
许鲜成立于北京高校校园市场,主打预定+自提的O2O模式。早期因价格优势获得大学生群体热捧,高峰期曾在矿大门口排起百米长队。截至2016年,注册用户突破150万,计划扩张至千家门店。
但数据显示,当前APP上已有637家门店处于“装修中”和“即将开店”状态,而实际运营城市仅涵盖北京、上海、武汉、杭州、廊坊,扩张进度远不及预期。
融资困境加剧生存压力
在资本寒冬背景下,许鲜自2015年完成A轮数千万元融资后,再无新的融资进展。作为重资产模式代表,生鲜电商线下门店选址与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一旦资金链紧张,便极易出现连锁反应。
O2O模式痛点凸显
虽然“预订+自提”模式帮助许鲜降低库存风险,提升周转效率,但却忽视了消费者对即时性和便利性的核心需求,使用户体验大幅下降。
此外,许鲜商品SKU集中于中低端蔬菜、水果品类,如豆角、白菜、胡萝卜等大众产品,与街边菜场高度重合,缺乏差异化的竞争力。
供应链能力薄弱
原本承诺“直采6小时送达”的许鲜,实际上80%的水果仍来自新发地批发市场,冷链保障和产品新鲜度面临严峻考验。
相较而言,易果生鲜、每日优鲜等头部企业已经通过前置仓和区域盈利策略实现高效履约服务,进一步拉开行业差距。
并购或是出路
近年来,已有菜管家、美味七七、青年菜君等14家生鲜电商平台相继倒闭,存活企业中高达88%仍处于亏损状态。
部分企业则通过资本并购寻求出路,如一米鲜并入百果园、爱鲜蜂被中商惠民控股。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未来不排除更多中小生鲜电商业者选择整合重组以求生存。
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